本会召开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颁奖大会
会场全景
本会会长蒋志权主持会议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副主任蒋曙杰发表重要讲话
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志海在会上报告了2010年度“白玉兰”奖评选情况
上海市白玉兰奖评审专家余立军在会上作质量创优指导宣讲
颁奖
2011年8月5日下午,“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颁奖大会”在上海青松城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长蒋志权、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副主任蒋曙杰、本会名誉会长李春涛、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评审委主任陆海平、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青、上海市建委科技委技术总监范庆国、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主任张勇为、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建管处处长陈伟心、江苏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建管处处长王怀、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志海、上海市白玉兰奖评审专家余立军等领导出席颁奖大会,蒋志权主持会议。400名余名获奖单位代表参加了大会。
据悉,2010年申报白玉兰奖的参赛企业共有79家,其中本市企业有41家,占52%;进沪企业有38家,占48%。全年参赛的企业比2009年增加了9家,其中首次申报参赛白玉兰奖的企业有13家,这是近年来增加数较多的一年。经评审委员会现场实物检查和无记名投票,共评选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工程”等214项工程为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志海在报告2010年度白玉兰奖评选情况时指出:2010年申报白玉兰奖的工程共计有238个项目,建筑总面积达636.03万平方米,其中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上海对口四川都江堰市的援建工程有62个项目,另外在深圳有1个由上海投资、设计、总承包的项目,市外项目占到全年申报项目的26.4%。在上海地区申报的工程中房屋建筑类工程仍占了大头,共计有163个项目、574.61万平方米,与2009年相比,项目个数增加了46个,面积增加了290.1万平方米,增幅分别为39.3%和102%。市政、装饰、绿化类工程有15个,虽然项目个数不多,但申报工程的规模大,总造价达43.83亿元。
高志海在回顾2010年创优工作时指出,协会在推进工程创优中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聚焦民生工程创优。为鼓励保障房的创优,协会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创建上海市白玉兰奖观摩工程的试行办法”,并在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承建的外高桥新市镇北块保障性住宅小区组织了全市的现场观摩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在2010年度申报白玉兰奖的65个住宅项目中,有24个项目是保障性住宅,经评审有21个项目预评入选,其中1个项目创成了观摩工程;二是聚焦援建工程创优。协会派人赴都江堰和援建企业一起共商创优计划,先后组织了3次远程评审,以住宅、学校和医院为重点的工程中有53个项目预评入选,其中上海四建承建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工程,经中建协复查评审入选2010年度国家鲁班奖;三是聚焦世博工程创优。协会多次会同承建企业一起策划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加强过程中的跟踪,协调现场评审和布展的合理搭接,并分3次组织创优评审,不仅实现了市白玉兰奖的创优目标,世博会的一轴四馆和世博村A地块生活楼6项工程还荣获2010年度国家鲁班奖。
在白玉兰奖评委会主任陆海平宣布两个颁奖决定后,与会领导向荣获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观摩工程的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中成建设集团的领导以及214个白玉兰获奖项目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
上海市白玉兰奖评审专家余立军在会上作质量创优指导宣讲。他以详实的事例就创优状况和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讲评。
附件:
在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
白玉兰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蒋曙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颁奖大会”。首先,向获奖的施工企业表示衷心祝贺,并向施工行业协会为白玉兰奖评比做出的积极努力表示崇高敬意。
从白玉兰奖创建至今的20多年中,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坚持引导本市和外省市在沪建筑企业积极投入“白玉兰奖”创优竞赛活动,精心组织,搭设平台,不断创新,丰富内涵,使本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创建活动从小到大,从粗到精,健康发展,吸引进沪参建建筑企业共同铸就了2000多个白玉兰奖工程,既磨练了队伍,又提升了管理水平。如今,白玉兰奖已经成为优质工程的象征,建筑行业的标杆,上海人民心目中的放心工程。这些工程中的建筑样板又成为申报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储备项目,代表了上海建筑业的水准。
当前,上海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关键阶段,大家也知道,前年和去年的事故给全市敲响了警钟,但我想不能抹杀全市相关单位和企业在质量追求上的努力贡献和成绩。今年全市加强建筑市场整顿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深深感到:保持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提升建筑施工水平,还需多管齐下、疏堵结合、引逼相济,通过进一步健全奖惩体系,既发挥执法查处的威慑力,也要营造你追我赶、引领示范的良好氛围,引导工程建设现场对质量安全的自我控制,所以在整顿市场,提高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宣传力量,更要提倡创优,用先进引路,弘扬先进,消除落后。借今天机会,就如何完善白玉兰创优机制促进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讲三点意见:
一、 认真总结,不断完善评比标准。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把白玉兰创优活动这个载体用足、用好、用到位,将创优成果转化为制度化的长期要求。在理念上,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将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方法上,更加注重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建筑节能、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在目标上,更加追求安全、质量、效率、效益的统一。通过完善评比标准,将创优活动打造成推动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 抓好有机结合,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今年工作的重点,从全国层面看,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中之重,因此创优评比要将视线更多地聚焦到本市各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基地,通过分类指导、督促推进,评出一批“可学、可看、可比”的优质工程。从上海层面看,吸取11.15事故教训,开展建筑市场整治是全年的工作主线,根据整治计划和进度,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新出台制度在创优工程中先行先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按照下半年整治工作即将推出一批示范工程的节点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优工作。
三、 建立激励机制,有力推进评优工作。要把白玉兰奖评优与企业诚信管理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白玉兰奖”的含金量。在制度设计上,考虑将评优结果与企业招投标管理、市场准入等挂钩,评优结果可以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绩效考核、信用评级、投资融资和评先推优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白玉兰奖评优活动中来。
最后,希望“白玉兰奖”创优活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样板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参建主体责任单位积极参与,营造更加浓厚的重视工程质量安全的氛围,提高创优激励的社会效应。最后祝愿“白玉兰奖”创建,评选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为上海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