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75项政策措施、功能平台、重大项目涉及上海
发布时间:2021-03-03 浏览:1225
-
3月3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相关情况,以及上海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主要举措。
主要内容
《总体方案》系统构建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在空间、内涵、能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拓展和战略性提升,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是“建设背景”,阐述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围绕若干重点领域明确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具体路径和政策举措。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明确工作机制和要素支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特色亮点
《总体方案》的突破和亮点可概括为“1234”。
“1和2”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
“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从空间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展到杭州湾北岸,纵贯南北、江海通达,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内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3),2020年经济总量近2.3万亿元,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大思路和大手笔,也必将成为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从形态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居于中心位置的虹桥商务区是其“动力核”,将长三角乃至更广腹地的发展动能和开放势能汇聚于此、辐射而出,进一步凸显了虹桥商务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际定位、开放优势和枢纽功能。
“3和4”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围绕“三大功能”、聚焦“三个一批”、推动“四个着力”。即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核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为此,《总体方案》重点明确了“三个一批”,包括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措施、一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和一批高能级重大项目,初步梳理共102项。
来源: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