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乙巳(蛇)年四月十五 | 联系我们

加入协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瞭望
王铁宏: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1-06-29 浏览:1443
  •     王铁宏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办公厅主任,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BIM应用中的四个关键问题

        现在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几乎“无BIM不项目”,但是要深刻认识到BIM应用中存在着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是自主引擎,即“卡脖子问题”。我们现在用的BIM核心技术引擎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四位院士和有关专家学者呈送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正积极推动开展课题研究。刚刚有了一个“备胎”,但是应用量还非常非常小,应鼓励所有重大工程项目主动采用自主引擎,这是应有的政治站位。据了解,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某重大装置项目上率先应用自主引擎,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是自主平台,即安全问题。现在你BIM,我BIM,他BIM,但是你知道吗?所用的三维图形平台基本上都是国外的,而且都是云服务,数据库在哪里?在国外。我们已有几家软件企业有了自主平台。要鼓励更多项目应用自主三维图形平台,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一定要用自主三维图形平台。最起码数据库应当在国内。

        第三是贯通问题。我们强调要全过程共享。就是设计与施工单位要共同建模,今后运维也可以用。

        第四是价值问题,这是核心要义。我们为何要推广BIM?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可以带来价值。中国尊项目,在施工阶段应用BIM,就发现了一万一千多个碰撞问题,解决这些碰撞问题相当于给业主和总包方节省了2个亿的成本,缩短了6个月的工期,价值非常凸显。所以今后我们所有重大工程项目,用BIM一定要讲价值,要给业主方创造价值,为自己创造价值,还要准备好对接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的要求。丁烈云院士指出,推广应用BIM,不但要重视技术,更要重视价值。

        数字化转型升级未来已来的6个+问题

        第一是+CIM,就是智慧城市。这是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率先提出的概念。我们希望所有的城市都能就某个区域提出发展智慧城市的规划。如果发展智慧城市,就会倒过来要求我们所有工程项目都要提供BIM大数据,因为BIM大数据是CIM建设的重要支撑。那个时候就不是我们求甲方、设计院,而是甲方会倒过来求我们与设计共同应用BIM。

        第二是+供应链。就是要发展供应链平台经济,潜力非常巨大,我国每年26万多亿建筑业总产值中约有一半多是可以通过平台集中采购的,其价值,一是解决了中小微建筑业企业采购融资成本过高,享受不到普惠金融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广大的中小微供应商难以收回供货资金的风险问题。现在已经涌现出了公共集采平台的雏形,达到千亿规模了,有几百家特、一级企业上线,免费上线,享受普惠金融,一般可节省3-5%。今后极有可能会发展形成若干万亿级平台,那个时候节省空间将达到5-8%,潜力空前,已然就是一场革命。

        第三是+ERP。我们推行ERP几年了,但是建筑企业真正可以打通的寥寥无几。最近上海建工,要全线打通集团公司、番号公司、区域公司和项目,不但打通层级还要打通管理、财务、税务三个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这会是又一场革命。我们项目管理中的所有痛点和风险点都会通过ERP来解决。关于ERP也要关注自主引擎问题和自主平台问题,据了解,在ERP自主引擎和自主平台方面,我们国家已悄然后来居上了,值得期待。

        第四是+数字孪生。发展智慧城市将会为建筑产业创造新的更大的空间。每年有27万多项新开工项目,还有500万-700万已竣工项目,需要实现数字化,要求BIM大数据。怎么孪生,把图纸变成BIM大数据是孪生,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是把实际工程通过北斗技术结合无人机和精密测量技术来实现毫米级的真实数字孪生。

        第五是+AI智慧建造。如前所述,潜力非常巨大,现在刚刚开始。中国尊和武汉绿地项目已经在核心筒施工部分,实现自动绑扎钢筋、支模版、浇筑混凝土、养护,然后再自动爬升,实现了无人造楼的概念。当然还是概念,但是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强调,一定是工厂智慧化+现场智慧化,一定是结构+机电+装饰装修全面智慧化,才是完整的建筑产业智慧化。

        第六是+区块链。国家决定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等城市率先推行区块链应用。对我们建筑业,区块链应用会带来什么?第一是DCEP,实现数字货币的应用。第二,所有的数据都是真是可靠且不可更改的,这对我们的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重要基础,将会是一场诚信体系的革命,对此也要重点关注,努力推动试点示范。

       (摘自: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