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甲辰(龙)年三月廿五 | 联系我们

加入协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本会会长、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要对科技创新充满好奇心和渴望
 发布时间:2020-07-10 浏览:2401
  •  
        7月7日,本会会长、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在上海建工集团2020年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徐征说,我们要对科技创新充满好奇心和渴望,努力成为中国建筑行业中最具科创能力和市场感召力的企业。
        
        以下是徐征讲话节选,与广大读者分享。
        上海建工过去一年科技工作再结硕果,尤其是围绕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工程、数字化建造工业化建造等领域加强了科研攻关,各类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了新兴业务发展。刚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余芳强、装饰集团连珍、研究总院周虹等三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分别围绕数字化施工、工业化装饰、绿色化建造等主题交流了工作成果,都讲得很好,有高度、有深度,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用奋斗成就的不凡事业。
        对科技创新充满好奇心和渴望至关重要。上海建工之所以能在行业中受到尊重,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的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科研成果、科创能力与规模效益同等重要。一家企业如果在技术进步上没成果、科研上没储备,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要继续保持创新定力,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赢得未来,努力成为中国建筑行业中最具科创能力和市场感召力的企业。
        增强大局意识,以更高目标要求推进科技创新
        2020年6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我们要胸怀大局,把科技创新放到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的大局去思考和实践,只有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福祉,企业才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要始终坚定科技创新“国家队”意识。眼光放远、格局放大,始终坚持“国家队”的高度和标准,是成为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内涵。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建设运营相结合、坚持自主攻坚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制度创新与服务客户相结合、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加大相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强化前瞻布局和技术储备,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要始终坚定“技术立企”理念。通过提升技术能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长期坚守的理念。数字化的运用和实践,是上海建工未来能够在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的核心能力。以进博会场馆功能提升工程和北京大兴机场双曲面异形吊顶装饰项目为代表的成功案例,得益于我们较强的数字化工业化建造水平。在数字化时代,要对新技术保持浓厚兴趣和关注度,通过数字化来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现代化。数字化的运用程度和实践高度,取决于企业领导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要给予科技人才更大的平台来施展创新能力。5G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升数据的传输、处理和运用效率,广泛改变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未来,数字化的能力一定是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科技创新工作要加强对数据的积累、分析和使用。
    当前正在实施的西湖大学工程,对智慧工地、智慧建造、智慧运营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效,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积累和运用。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实施路径,在技术、方案和手段上的能力是一流的,要坚定不移往数字化方向奋力前进。科研路上不怕有问题,就怕找不到未来运用的方向和目标。要搭建科技条线数字化架构,提升科研管理和技术管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水平。要整合全产业链各业务单元数字化建造技术,提高基于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数字化能力。要以跨界思维打开数字化建造新空间,深入研究和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桃浦603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展示了上海建工通过数字化工业化手段开展土壤治理、地下水治理的能力,展示了我们在这个行业的高起点、高标准。任何新兴业务的打造,如果没有技术能力支撑,是难以得到长足发展,更不可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集成好智慧运营和新兴技术,成为未来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围绕战略推进,完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系
        开展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事,也不仅是科技条线的工作,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状态。
        出科技成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始终优化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
        一方面,要持续创造出企业转型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完善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战略型技术创新体系,既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又能引领“三全”战略落地。在全国化发展方面,要因地制宜把成熟的发展模式和科技成果推广到全国区域市场。在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方面,要通过加强协同创新,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方面,要聚焦建筑全生命周期,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这个体系还包括很重要的三个因素:一是企业家精神能得到彰显,二是要有优秀的人才梯队,三是对技术要保持好奇心和敏锐。
        塑造工程师气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上海建工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得益于有一支稳定的、战斗力强的、站在行业前列的工程师团队,能够把科技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这支团队既是科技创新的践行者,也是自己的梦想实现家。上海建工的企业精神是“科学、合作、进取”,SCG分别取义于Science、Cooperation、Gumption。企业精神的特质,第一位是科学。要始终保持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特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科技工作者要始终保持自信、保持活力。善于抓住机遇,在成就自我中推动企业发展。勇于向市场、向业主展现我们的内涵,展现上海建工人独有的“工程师气质”。具体来说,这种气质,就是实践经验与理论思维并重、能力深度与知识广度并行、严谨诚信与创新思变并举。我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用行动,进一步引领好、诠释好“工程师气质”。
        科技带头人要能够带领团队,以优秀的工程师气质不断进取和创造,不断成为新业务、新领域、新市场的引领者。上海建工一定要有新的市场、拓展新的业务,这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
        有人说,上海建工出来的人,气质与其他企业有些不同。不同在哪里?我认为有三点:第一,上海建工人讲诚信,说到就去做到;第二,上海建工人行动实实在在,花架子比较少;第三,上海建工人比较谦虚,客户愿意合作。这与我们的文化基因、文化塑造有关。在工作中自然流露的这种文化气质,是非常有市场感召力的,是重要的竞争软实力。我们要继续保持好、充实好,使上海建工的企业文化更符合时代特征、符合行业特征、符合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