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甲辰(龙)年三月廿一 | 联系我们

加入协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刊物 > 共抗疫情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从建设到维保,这支冲锋队已在方舱“疫”线连轴转了34天
 发布时间:2022-05-12 浏览:1110
  •     5月12日,在金山方舱医院内,维保队伍正在为临时淋浴设施的改造而忙碌着,这支四建集团派出的冲锋队由9名管理人员组成,他们从4月9日踏上援建金山方舱的征途,在4月15日移交运营后留守维保,这一天是他们在方舱“疫”线连轴转的第34天。

        {总要有人留下来的,我们留下}
        有着5030张床位的金山方舱医院建设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环境条件特别差,堪称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四建集团总裁助理张永陟负责金山方舱其中三个老旧厂房、共计3332张床位的改建,在方舱移交运营的那一刻来不急停下来喘口气,又从项目经理转身成为了维保组长。

        “总要有人留下来的,我留下。”张永陟的话没有豪言壮语,却充满了使命担当。无独有偶,他的上图东馆项目团队成员瞿青云、李皓诚、夏天航、金磊、张丹留下了,来自安装工程公司的副总工程师黄佳海,项目经理邢俊、潘卫华也留了下来,9名管理人员带领40名作业人员组成后续运维的维保组,他们在建设时期战通宵,在运维时期24小时待命,和医护人员一样,穿着防护服出入污染区,成为了守卫方舱医院安全、有序、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力量。

        {24小时待命,每个人像陀螺一样旋转}
        方舱医院建设工期紧,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来不及检验,对维保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特别是给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临电系统、通风系统,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灵,就有可能造成5000多名医患人员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

        4月18日凌晨,随着第一个舱位C舱患者收治满员,D舱启动收治。在开舱前夜,维保组所有成员没有休息,在做最后的检修,他们在舱间放置铁马,形成物理隔断,防止患者跨区流动。在缓冲区内搭设配套货架,增加紫外线照明。对沿途影响大车通行的绿化带进行修剪,对堆放在厂区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更换损坏的床架,维修移动厕所,排查插座、用水故障,搬运物资、清点设备、整理床铺……这是他们忙碌日常工作中的片段缩影。

        张永陟回忆,“刚开始运行的七至十天,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快速接收和解决问题,张永陟和邢俊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在了护士台,每天他们都会接到舱内来电数十起,电话铃声、微信群呼叫经常响到凌晨两三点。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维修任务,在维保组看来都是涉及民生的要紧事,他们形容医护和患者是业主,自己就是物业,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像陀螺一样围着业主转,无论什么时候接到任务,都会马上出动,有求必应、有叫必到,换装“大白”闯进污染区一趟又一趟,把问题逐项解决、逐个销项,获得了舱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连连点赞。

        随着各项工作进入正常阶段,每天报修量也从数十项逐渐下降到两三项,人力、时间慢慢腾出来,他们开始不等报修,在每日两次巡查中逐个逐个舱询问,再对日常维修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将500多个移动厕所锁具全部换成插销,对厕所水箱进行二次加固,铺设防滑垫等等,变被动式维修为主动式服务。

        {抢修通宵达旦,做起了工程队“老本行”}
        4月20日中午,传来化粪池漏水的坏消息。张永陟赶紧带人到现场查看。环卫车司机因进入污染区而恐惧临时“罢起了工”,紧急情况下维保队员自告奋勇驾起车辆,与工人在当天下午迅速抽掉污物。晚上九点,他们又调运了一台潜污泵,做了一个临时调水,止住了水外溢的问题,保证了污水系统正常运转。当晚他们又连夜与赶来支援的四建集团副总裁、副总工程师黄轶,副总裁、市政工程公司总经理房卫祥以及市政工程公司唐海健、刘天石研究制定升级改造方案,直到次日凌晨一点。在历时6天的升级改造施工中,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使用,维保组充分利用后半夜和凌晨时间,增加了两台潜污泵做机械并联,增加了格栅井过滤杂物,将总管末端管径改大防止堵管,把管道疏通,彻底杜绝了隐患。

        4月24日晚,在接到气象台第二天大暴雨的天气预警后,维保组全员连夜出动,对近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进行全方位检修,用PVC地板快速铺装了两个缓冲区共1600平米的屋顶,消除了渗透隐患,对D舱原有厂房破损或者缺失的落水管进行了全面修理,架好五台抽水泵,组织铺设大量的防雨用具,消除了漫水隐患,一个通宵加一个上午的连续作战,保证了方舱医院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安然无恙。
        除了常规检修和应急抢修外,维保组还做起了工程队“老本行”,经过2天的加紧施工,搭建了32个集装箱组成的临时隔离观察点。用一天时间对工勤人员休舱期间临时隔离宿舍进行改造,用三个小时时间为医护人员搭设4个帐篷休息区,还增加了物资运送通道,增加了电瓶车充电设施等等,这些在运维期间发现的原设计有缺陷的设施改造统统交到了维保组手上。

        {站好最后一班岗,迎接疫情散尽的那一天}
        张永陟:“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思想工作方法。”
        比起建设时期的苦和累,运维时期大量的抢修任务在污染区内,有一定的危险性,张永陟察觉到了部分工人的顾虑、恐慌和畏难情绪。为此,他组织工人邀请院方做了大量培训,增加他们的自我防护知识。当指挥部提出要为他在保障基地和指挥部楼里安排一间房间和办公室时,他当即婉拒了,留在了与污染区只有一墙围栏之隔的老旧两层厂房里,和二十多个管理人员、工人共用一个简陋的卫生间,在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空间里放置上两张办公桌和三张上下铺,既作为六个人的寝室也作为办公室。用张永陟的话说“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思想工作方法,大家吃住在一起,一起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团队积极性迅速就调动起来了,到今天没有听到一句抱怨的话,更多的声音是信心、勇气、团结,更多的行动是相互补位、相互鼓劲。”
        邢俊:“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这是一种情结吧。”
        “危难时刻站出来、往前冲,这是身为党员的我应该做的。”维保组安装小组组长邢俊说着并回忆道,“这可能是一种情结吧!”在他进单位的第二年,汶川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四建集团组织对口援建都江堰,在发出集结令的第一时间他就报了名,跟随大军从参与7个、近50万平方米的永久性建筑建设,到留守维保解决了2000多项抢修任务,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邢俊一待就是四年半。
        作为维保队的一员,邢俊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进入医院污染区至少二次。“感染了就住进去继续工作呗!”邢俊这样开着玩笑,说是玩笑,更彰显了他的乐观、坚定与担当。
        刘天石:“肩上是责任、是使命。”
        市政工程公司项目工程师刘天石在返程中接到了污水升级改造任务,再次义无反顾,回到奋战的地方。4月22日晚,刘天石冲在前面清理被堵塞的提升泵,经过疏通,管道内的排泄污水在急剧释放的水压下喷涌而出,溅到了他的面罩,打湿了他的防护服,这一刻他没有犹豫和怯场,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拿出拼命的精神,使出浑身力气,将管道对接完成,确保了排水体系的正常运转。
        瞿青云:“累一点没事,一切都值得。”
        维保组土建小组组长、第六工程公司项目安全主管瞿青云在运维阶段做起了电工、木工、架子工、抽粪工,开起了三轮车、叉车、环卫车,也正因如此,队员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瞿万能”。“维保任务往往都很紧急,工人也不够用,那我就自己上!”瞿青云说道,“疫情当下,大家都不容易,累一点没事,一切都值得。”
        日常维修、工程维保、应急抢修,有时忙得令人窒息,近乎疯狂。黄佳海、潘卫华、李皓诚、夏天航、金磊、张丹,用自己的默默行动诠释着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支战斗力“爆表”的维保队伍,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站好最后一班岗,迎接疫情散尽的那一天。

        (摘自:指尖四建)